乱书吧 > 言情小说 > 都市灵瞳 > 第六百五十九章 切脉
。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五千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华夏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扶桑、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华夏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明朝时候,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一书。
    当然了,因为中医精深奥妙,想要掌握难度很大,所以近现代有没落的迹象。就好像切脉这一条,西医往往使用听诊器,来检查人体,或者借助于更加复杂的仪器。从某些方面来讲,西医更加符合时代的需要。因为西医在检查和许多方面都比中医来的复杂。一名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学生就可以用精密仪器来帮人检查身体。而中医则不能,如果一名中医大夫想要达到检查出病症的程度,就需要长时间的苦修实践才行。就好比切脉。
    切脉又称脉诊、诊脉、按脉、持脉。是汉族独创的诊法,近代以来西医看病习惯用听诊器,而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切脉看着简单,好像就是手指一搭,这就能够检查出病因,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想要切脉断病,是需要很深的造诣的。中医的一套理论体系也为世界所特有。它是华夏最早创用的诊断技术。古代有三部九候的遍诊法,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等。切脉的常见部位是桡动脉。后世则以寸口诊法为主,并从脉的位置、次数、性状、形势等,分为多种(前人有二十四脉、二十七脉、二十八脉、三十脉、三十二脉等),以诊察机体的病变。古代切三部九候脉。《素问三部九候论》中说:“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现在,是遵循扁鹊的寸口脉法,切寸口。切寸口也有九层。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每部各以浮、中、沉(轻、中、重)三种指力按脉,切出九个层面的脉象。切寸口脉时,医师以自己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指腹按在患者的寸、关、尺部位。因为人的左手和右手的寸、关、尺脉脉象反应不同的脏腑状态,所以要对左、右两侧的寸、关、尺脉都要切按。左手寸脉切的是心、关脉切的是肝、尺脉切的是肾。右手寸脉切的是肺、关脉切的是脾、尺脉切的也是肾。左侧、右侧的尺脉虽然切的都是肾,但是左肾、右肾功能有别:左肾主排毒,右肾主生殖。脉象反应脏腑状态。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列举了28种脉象,现举数例。滑脉是如盘走珠,孕妇和痰多湿重的人表现为滑脉。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