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书吧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十八章 刘贺登基 一
    那么霍光在汉昭帝刘弗陵死后、皇族直系继承人空缺的时候没有造反,总结起来原因无非有如下几点:
    其一,皇汉天下政策得当,深得民心。
    自汉高祖得天下以来,汉朝皇帝鉴于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与民休养的政策,文景之冶中国历史上那也是数得上的盛世。
    传至汉武大帝刘彻,那是相当能打的一个皇帝,人家把匈奴折磨得够惨,同时也把汉朝糟蹋得够呛。武帝末期,全国人口减少了一半,税收少了四分之三,马匹数量少了百分之七十,搞得民怨沸腾。但武帝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颁发了《轮台罪己诏》,虽说那只是个表态而已,但是人家皇帝都书面认错了,善良的老百姓也就选择原谅他了。
    没多久,刘彻就升仙了,他的儿子刘弗陵即位,年纪太小,由霍光辅佐,经过了十几年休养生息,基本上把人口、赋税和马匹水平恢复到了刘彻即位初期的水准,老百姓那个高兴啊……
    但是,霍光不过是忠实执行了刘彻制订的国策,养民富民的功劳,还是归在了皇汉。
    而且皇汉还是比他霍光有号召力的,最强有力的一人就是刘彻原先的皇太子、刘病已的爷爷刘据,应该说当今天下要行仁政的政策,他跟他老子讲了十几年,而且也是积极实践的,这一点满朝文武记得清楚。
    考察昭帝一朝五十岁以上的官员,有一半人的履历表上写着“尝事戾太子(刘据后来的谥号)”,意思是被刘据提拔上来的——这帮老家伙虽然折腾不动了,但是很有威望,而且哪个不是副省级以上的干部?有这么多高官是曾经跟着刘据混的,这一方面为刘病已后来顺利主政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也让霍光深为嫉妒。
    所以刘据被诬陷谋反而自杀以后的十几年里,霍光都没有给他平反,更没有追赠谥号,一个死人能让活人这么揪住不放深深忌讳,大概就是因为霍光知道皇汉的那些老部下是不可能死心塌地跟着自己另起炉灶的吧……
    考察中国历史,每一次大臣们废主自立,根本原因都是主子执政失败闹得民怨沸腾,才有可趁之机。在这一点上,霍光没有占到天时。
    其二,军队中存在派系分歧,霍家领导军方的能力不足。
    霍光是大司马,掌管全国军队这没错,但掌管军队跟完全控制军队是两个概念。
    刘弗陵死的时候,国家中央军委有四名常务,霍光是大司马(主席),张安世是车骑将军(副主席),韩增、赵充国是前、后将军(常务委员,排名不分先后。汉代设立前后左右四将军,都是部长级以上的军委常委,但或者有前后,或者有左右,并不常设)。
    问题来了,这里面除了张安世是死心塌地跟着霍光的以外,韩增、赵充国都是武帝刘彻的亲信,死心塌地跟着皇汉混的,常委中都有一半外人,更别说将军(军委委员)一级带兵的将领了。仔细考察当时的军事情况,就是霍光全盛时期,全国军队(包括京城卫戍部队)中的高级将领也只有一半是自己的嫡系。
    韩增、赵充国让他们打匈奴,打羌人,那他们肯定能听霍光的命令,但要是说到造皇汉的反,就未必愿意跟着他蹚浑水吧!
    此外,霍家的军事指挥才能也不足以控制全军。霍光本人就不说了,他是文科班出身,压根儿就没上过前线,他的儿子霍禹更是个干嘛嘛不行吃嘛嘛不够的纨绔子弟。
    昭帝刘弗陵时期,霍禹和张安世的儿子张千秋一同去前线打仗,回来以后,霍光问他们前线情况,霍禹是一问三不知,脑袋里光装着豆腐脑儿了,但张千秋对答如流,把前线的沟沟坎坎、人畜跳蚤都摸得门儿清。
    当时霍光就说了,哎,我们霍家后继无人,张家要兴旺,军委主席的位子,怕是传不到下一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