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书吧 > 历史小说 > 朝为田舍郎 > 第三百九十三章 夺号罚俸
当年相同。”
    高力士想了想,道:“沉稳,聪慧,有才,心中有情,然则不一定忠。”
    李隆基又意外地哦了一声,道:“心中有情,当知忠义,为何有情却不忠?”
    “顾青之情,意在麾下部将,意在黎民苍生,但他对陛下……不一定有情。”
    李隆基淡淡地道:“短短数年,顾青为何从无情变成了有情?”
    “世事多难,宠辱亲疏,如今的顾青是位高权重的安西节度使,不再是那个刚走出蜀中山村,命运乖舛的野小子,历世如参禅,一朝参悟,心中自然便有了情。”
    李隆基点头,缓缓道:“高将军,朕阅世人多矣,唯独你,活得最通透。”
    高力士识趣地没吱声儿。
    李隆基又叹道:“是否每个外调军镇的节度使都会变,变得不忠不义,变得目无君上朝廷?”
    这个问题太敏感,高力士不敢回答。
    李隆基的目光盯着殿外一株金黄色的银杏树发呆,目光迷茫而深邃。
    良久,李隆基忽然又道:“裴周南的奏疏刚入长安不久,杨国忠便来向朕求情,说顾青情非得已,说他年轻气盛,不过是一时冲动,少年郎不知轻重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受到些许委屈便不计后果……”
    讥诮般一笑,李隆基轻声道:“顾青今年已二十一岁了吧?还是年轻气盛的少年郎吗?他调兵时难道真的没想过后果?他若没想过后果,为何裴周南的奏报与杨国忠的求情几乎同时出现在朕面前?”
    “说得好听,他这是既会闯祸又懂得善后,说得不好听,他这是蓄谋已久,有意试探朕的宽容底线……”
    高力士忍不住道:“陛下,平吐蕃策正是关键之时,此策唯有顾青方能把控大局,国库已拨出近五十万贯施行此策,若贸然撤换顾青……”
    李隆基脸上闪过一丝犹疑。
    相比顾青的无法无天,李隆基更在意平定吐蕃的千古功业,此策若成,必将留名青史,一生成就超过太宗高宗,从此耀于庙堂,万代社稷受益无穷。
    若此时将顾青撤换调离,此策很难继续施行下去,举世只有顾青一人才清楚地知道此策如何施行,如何把握火候,如何润物无声地断绝吐蕃的生机。
    帝王的尊严,与千古的功业,两者在李隆基的脑海里反复纠缠挣扎。
    良久,李隆基叹了口气,道:“平吐蕃策要继续施行,但顾青私自调兵启衅,此事亦不可不究,否则国法奚用?”
    顿了顿,李隆基语气阴沉地道:“传旨,严厉训斥顾青所为,并夺其太子少保和光禄大夫之号,紫金鱼袋收回,改银鱼袋,罚俸一年,并密令裴周南边令诚严密监视安西军,往后若无朝廷的调兵虎符文书,绝不准顾青擅动一兵一卒。”
    “老奴领旨。”
    李隆基脸色仍然阴沉,望着殿外的银杏喃喃道:“权柄过甚,难全忠义,平吐蕃之后,还是把顾青调回长安吧,天下有一个安禄山,已经够了。”
    …………
    一根铁管在顾青手中反复端详,从铁管的一头望向另一头,深邃且遥远,像宇宙里的黑洞。
    提前让城里的木匠打造的一个枪托形状的东西与铁管合二为一,刹那间顾青竟有些精神恍惚,仿佛看到两个时空瞬间交叠。
    热兵器替换冷兵器,令这个古老而勤劳的民族不知受尽了多少屈辱和苦难,无数高举着刀枪棍棒的官兵前赴后继冲向敌人,却倒在一片烟雾缭绕的枪炮声中。
    那时的人们愚昧且狂妄,他们并不知道外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