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赵括告的密?”孙氏对这事儿,一点也不知情,现在听他们爷俩说了,这才知道。

    孙氏嘴如连环炮似的,将赵括整整骂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一早,虞小怜借着出去买饭的功夫,跑去回春堂看了一眼,只见回春堂门铺紧关,没有营业。

    随手拽了一个过路的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一夜之间翻天变化,这铺子已经不姓郑了。

    “这么说,这药铺被潘家讹去了?”

    “可不敢乱说。”那人连连摆手,生怕被人听见他说潘家坏话。

    虞小怜又问,“那郑郎中一家呢?”

    那人低声道,“听说是在镇上呆不下去,回老家去了。唉,用一间铺子,换一家子平安,也算值了。”

    “郑郎中老家在哪里啊?”

    “这我可不知道,我还有事我先走了。”

    那人生怕再谈下去,会惹事上身,连连摆手,快步离开了。

    虞小怜买了四个包子和三个驴肉火烧,便回了客栈。

    客栈小二一见到她,就笑嘻嘻的问她们今天还住不住了,要是住就交钱,要是不住了,中午之前就得走。

    虞小怜说不住了,中午之前肯定走。

    这半两银子一天,太不划算。而且郑郎中不在镇上了,虞长河的腿也还得再找郎中看,她心想干脆直接北上,往阳城去。

    只是她就这么走了的话,姜霖难免会惦记他们,该如何给姜霖留个话呢?

    想到姜霖常去的那家酥饼铺子,虞小怜决定写一封信放在那里,至于姜霖什么时候能去买酥饼,就不知道了。

    顺其自然吧!

    虞小怜写好了信,又给了酥饼铺子的大娘十个铜钱,算是请她帮忙捎信的钱。

    大娘还是个热心的人,一开始说什么也不要这十文钱,后来还是虞小怜非要给,她才肯收。

    并和虞小怜保证,肯定能把这封信交到姜霖手里。

    姜霖经常去买酥饼,而且每次买的都多,酥饼铺的大娘早就认识他,以前还打算将自家侄女介绍给姜霖呢,后来打听过姜霖家里没有娘,只有一个光棍爹,一家两个光棍,她侄女不愿意,这才作罢。

    虞小怜将信的事安排好,又去了趟孙氏拿绣活的那个绣庄,将孙氏没做完的绣活退了。

    绣庄的老板娘问是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虞小怜说是有些变故,但没有与她细说,就离开了绣庄。

    离开绣庄以后,虞小怜就直接去了牛马市,打算买一辆马车。

    古代没有别的交通工具,马是最便利快捷的了,虞小怜可不想走到哪儿,都用脚量。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虞小怜以为一匹马也就三四十两银子,顶多五十两。

    牛马贩子一介绍,虞小怜才知道,在古代牛马都是精贵的东西,好的马更是稀有。

    在古代养一匹好马,就跟现代有超跑的人家似的。

    老一点的马,要五十两,中年的马要七十两,正在壮年的好马要一百两。

    马车还要单独另算,需要十两。要是带棚子的那种马车,得需要三十两,更豪华一点,就得五十两。

    好家伙,真贵啊!

    虞小怜自然是想买有壮又年轻的马,马车也得带棚子,不然坐马车出门还得风吹日晒的。

    虞小怜挑中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这马全身上下没有一根杂毛,毛色赤红,和熟透的枣一样颜色。

    虞小怜一眼就看中了它,磨了半天的价钱,最后连马带车,一百二十五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