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书吧 > 历史小说 > 大宋世祖 > 第六十三章 长为东风春作主(一)
宋境,其实就是个屁话。从天启二年对北辽实行以来,南逃的辽民不减反增。甚至出现所谓蛇头,收买辽国巡边官兵,托家带口、甚至整村整村地往南跑。”
    “这么猖狂?”李青鸾大吃一惊。
    张元庆正要答话,有随从跑来禀告。
    “张官人、李官人,小的买到票了。清远关到邠州的直快马车。小的给李官人和张官人买的是头等座。其余一等、二等座不一。”
    “有清远关直到邠州的直快马车?”李青鸾大吃一惊。
    “是的郡主。宋国这几年拼命地修路,去年修通了清远关到庆州的郡道,今年修通到邠州。就是沿着白马川、马岭河河堤南下直行。即做了防洪的堤坝,又做了快速通行的道路。”
    “那耗费不小啊。走,我们去看看。”李青鸾眉头一挑。
    “李官人,头等座是最好的座,两人一辆车。一等座是四人一辆车,二等座是六人一辆车,三等座八人一辆车。还有普达车,一辆车十五人以上,一路走一路停,速度慢不说,坐着也不舒服,又挤又晃”
    买票的随从引着李青鸾和张元庆进到车场,小心地解释着。
    “一人一辆车,那是包车,需要提前三五天预订。郡主你吩咐要尽快赶去开封城,所以小的不敢耽误。”
    “嗯,没事,我跟张公坐一辆车也是可以的。本郡现在是男儿身,名叫李青峰。”
    “是—是—是!”
    这是一辆黑色的马车,整个外形有点像馒头倒过来,再安上了四个又高又大的轮子。前面有个座位,在整个马车三分之二高的位置,应该是驾车车夫的座位,两边还挂着两盏气死风灯。
    车厢后面是一个柜子。
    两个车场里的杂工在往里面放行李。全部放进去后,再细心地盖上一层防水的油毡布,最后合上盖板,然后抹着汗站在旁边,等待车夫的检查。
    有经验的张元庆掏出几十枚铜钱,递给随从。随从上前几步,递给了杂工。
    两位杂工对着这边作揖,满口的感谢。
    “赏钱?这是规矩?”李青鸾好奇地问道。
    “潜规矩。头等车、一等车的人不给,别人会笑话的,都坐得起这么贵的车,居然连小费都不给,真小气。二、三等车的人给了,人家会说赞一声大方。不给,人家也不会说三道四。因为坐二、三等车的,可能不是有钱图舒服,而是真有急事,必须要图个快。”
    张元庆解释道。
    李青鸾点点头,继续看着。
    两个车夫,一个在在车场马夫的帮助下,把四匹马按照前后两排,套在马车前面。另一个车夫围着马车在检查。
    车轮轻轻敲一敲,弯腰钻到车底,看看车轴,又检查了气死风灯里的灯油,再看了看后货厢,检查到严严实实的。一切正常,就给两位等候多时的杂工,在本子上签了个字。
    最后绕着马车转了一圈,把活动的小零件都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问题,便对着一位车场的人员说道:“可以了。”
    看着车夫在自己手上的本子上签个字后,车场工作人员转过身来说道:“诸位官人,可以上车了。”
    李青鸾从打开的车门里钻进车厢里,发现这车厢有点像水面上的小舟,自己进去后,还左右摇晃了几下。
    不明就里的李青鸾转头看向跟着钻进来的张元庆。
    “李官人,听说这马车上安了弹黄,加了钢板,避震用的。待会跑起来,不会摇晃,坐着特别舒服。车票越贵的马车,头等座,这避震越好。”
    李青鸾半信半疑,然后打量起车厢里的装饰。
    车壁上包着一层灰褐色的棉布,不刺眼,也不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