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书吧 > 历史小说 > 大宋世祖 > 第二百零三章 长年富贵属多才(一)
明言。”
    “经过几年政制试点改革,中枢政制基本上确定下来了。朕觉得地方政制也差不多了,也该把它定下来。朕的想法是一郡政务,悉数委付给郡布政司,郡守布政使不变,增设布政左副使一员,右副使三员。”
    “左副使为布政使第一副手,右副使为副手,分掌赋税国库、警政治安、民生民计”
    张叔夜静静地听着,这等于把河东郡试行的同知、参知郡事以布政左右副使的身份确定下来。
    “以后,除各郡布政使、左右副使、直隶州知州以外官职,由尚书省报请朕任命之外,其余任免迁降,考成磨堪,悉数付于布政司相应,官吏招录制度也会确定下来考试分学考和国考。”
    “学考就是中学、大学的招录考试,由各郡学政厅主持,各郡检察御史厅监督大学招录联考时,学部、各大学派员到各郡协办,都察院抽调御史到各郡监督此外,各大学有一定招录自主权”
    “学子自各大学毕业后,赴开封府参加国考。国考按考生志愿、成绩高低录取司法官和政务官按照《国是典官吏律》规定,司法官转政务官可以,政务官转司法官却不可”
    张叔夜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道:“陛下,岂不是司法官更金贵?更难考?”
    “是的。朕要依律法治国,精专律法的司法官,总会占些优势。国考同时录取各大学的特事官——讲师,再磨堪升迁为教授”
    “大学学子毕业后,可报考三次国考,皆不中,不可再考。每次国考招录人选、侧重专业,皆视三省各部、各郡上报吏部的官吏缺额而定。”
    《基因大时代》
    “陛下,总有倒霉者三次皆不中,如果就此,那这些学子苦读十几年,岂不白白浪费了。”
    赵似叹了一口气,“从隋唐科试开始,天下最顶尖的聪慧之辈,都进入官场做官。到我大宋更是登峰造极。其实在朕想来,天下百业,顶尖俊才为何都要挤到官场来?多些才俊去经商、去钻研科技、去治各种学问我大宋才会欣欣向荣。”
    说到这里,赵似摇了摇头。
    “虽然朕这么想,但总的得顾及现实。朕连冗官都不敢一刀切,怎么敢在读书做官这件事上搞一刀切。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不能做。”
    “朕知道,读书做官,确实有的人是为国为民,为了理想,但这只是少部分。更多的人是为了提升阶级—让自己、家庭和子孙过上富足和受尊重的好日子。朕不能阻挡他们,只能设置一些障碍,再引导那些学子们,进入到工商学”
    “陛下一番苦心,必有成效的。”张叔夜可以说是最了解赵似想法的一批人,听到这么说,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赵似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国考不中,可回各郡参加郡考,得中特事官,去中小学当老师。国考中了司法官、政务官,培训半年,少部分进三省各部,大多数分发各郡,由正从九品做起。只是各人能力不同、机缘不一,前途也就不同了。”
    “乡村治理,朕想了许久,还是以自治为主吧。大宋养不起那么多官吏,冗兵冗员冗费,朕费尽力气把冗兵解决了,又想着法子增加公教岗位,把冗员都安排下去,让他们不再领空饷,能创造些价值来。”
    “好容易缓解了一些,不想在冗员上又栽了跟斗。只是在要津或人口众多的镇上,设立镇公所。同时,各县警察局的治安力量要下沉,确保各地的秩序稳定。”
    “许先之的那个乡村宣讲队,是个非常好的建议,以后要大搞特搞。郡、州、县三级官府,定期抽调官吏,到各乡村进行宣讲嗯宣讲国策、以及普法我们要让百姓们知道,朝廷有善法、善政和相应机构在保护他们。不让他们知道,就发挥不出作用来,那我们再完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