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书吧 > 历史小说 > 大宋世祖 > 第十六章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脸沉思的样子,知道他把自己说的话,提的建议都听进去,范致虚心里那个得意啊。
    这一回十有就中了,以后我是不是简在帝心,等着飞黄腾达了?
    “谦叔,那你有没有想过,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转运不方便,朝廷才希望用折钱法。偏偏这些地方,收粮食的商队去得少,拿粮食换钱困难重重不说,还卖不起价。跟使用折钱法起了矛盾。”
    “在交通便利的富庶地区,朝廷反倒希望百姓们缴纳实物为田赋。偏偏这里换粮方便,粮价又波动不休,有时候也卖不起价来。这时,百姓们反倒愿意缴纳粮食完成田赋。又矛盾了。谦叔,这该如何解决?”
    范致虚傻眼了,我那知道啊!
    刚才那些东西,范致虚还是找心腹们商议了好久,原本准备写成一份文章发布在报纸杂志上,现在有机会,想着在官家面前卖弄一下。结果一句反问,直接问得哑口无言。
    看到范致虚窘迫的样子,赵似不以为然,挥了挥手,“答不上也不要紧,你能想到前面那些,已经非常不错了。”
    范致虚有些气馁。
    今天想着要露下脸,结果把屁股露出来了。突然他灵光一现,恭敬地问道:“陛下,这些问题臣在治政时也会遇到,还请陛下赐教垂训。”
    “这些问题朕一直在考虑。想到的解决办法,你说的灵活缴纳制算其中一个。百姓想实物还是折钱缴纳,任由他们。其次,建立一套有效的粮食转运制度更加重要。交通不便地区缴纳的粮食,没有必要运进运出,可以实地消化。当地官吏的俸粮,县城里百姓的用度,当地驻军、河工等用粮”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监管要到位。征收标准、减免标准以及审定这些数字,才是出问题的重灾区。这也是朕来东南给你们开会的原因之一。制度要跟上,思想学习也要跟上”
    范致虚虚心地听着,心里有些失落。这次的面圣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啊,不行,我准备了这么久,怎么可以无功而返。
    听到学习运动上,范致虚心头一亮,又想到了一个建议。
    等赵似说完,范致虚说道:“陛下的垂训,臣牢记在心,回去后一定用心学习,认真执行。”
    接着他话锋一转,“陛下,臣还有一个建议。”
    “嗯,但说无妨。”
    “陛下提到的这个学习运动,第一位就是统一思想,臣在想,如何统一思想呢?就如陛下前天在会议上所言,要有准星,才不会出偏。只是臣在想,现在统一思想的准星在哪里呢?”
    范致虚的话引起了赵似的深思。
    “嗯,你继续。”
    “陛下,你前天所引的范文正公、横渠先生名言,都体现着儒家典籍里好的一面。忠君、国、亲民,忠孝仁义廉耻等等。陛下即位以来,定期在报纸杂志上发布圣谕明训,臣都有认真学习过,字字如暮鼓晨钟,震耳发聩。臣读完后,总是如醍醐灌顶。”
    范致虚看了一眼赵似的神情,小心地继续说道:“陛下,何不延请诸多志同道合的大儒,好好学过往颂布的圣训,两者融合在一起,成为统一思想的准星。”
    赵似点了点头,居然不再提这些,只是说:“东南数郡官员做了部分调整。直隶州庐州知州转迁他地,新知州,吏部那边提出了几个人选,朕圈定了张绎。张思叔是伊川先生(程颐)的关门弟子,尽得真传。”
    说到这里,赵似语气变得有些飘忽,“世人看到朕不喜洛学,便与伊川先生疏远。他患病卧床,许多学生、故友都不敢近身。张绎当时在秘书省任校书郎兼通政司副使,闻知伊川先生病重,特意向朕告假,前去侍奉”
    “伊川先生病逝后,他还大病一场,差点一命呼呜,幸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