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书吧 > 历史小说 > 家兄朱由校 > 第五百七十三章 万事不留人
南京的水深即便在明代也能达到四丈。因此即便大明通过上流来控制迅流量,并且加上大旱这种天助手段让南京水深下降到了三丈四五尺的程度,但如果建桥技术上不去,长江大桥还是没办法建成。不过建桥的问题对于朱由检来说并不困难,毕竟他前世去扶贫,而他扶贫的地方就是西部。西部山多也险,因此建桥修路是当时背景下很正常的工程。村庄附近修路搭桥的时候,他特意舔着脸皮去找过镇上和县里,为的就是拿几个名额,让村里的贫困户去打点编外的散工。修桥的一些会议和资料他也看过,无非就是两种,分别是简支梁桥和悬臂梁桥。悬臂梁桥,简单来说就是在河两岸,河中分别建起桥墩,然后从桥墩上向两边对称建筑混凝土,最后合拢。第二种则是简支梁施工,这种办法就是在在预制场做好一片片混凝土做成的梁,然后直接用吊车,或者架桥机放上去。古代可以用木材代替梁,但是在江河中间没法立起用于支撑梁的柱子。这两种办法在施工过程中都需要用到吊塔,也必须要用到混凝土,因此曾经的大明不可能做到。不过,那也只是曾经,而现实是眼下的大明有蒸汽机,也有混凝土。只是以拖拉机的马力,根本没有办法吊起重达近百吨的预制梁。只要人活着,办法就会有,而朱由检想出的办法很原始,也很粗暴。把预制梁放在船只的甲板上制造,然后用船只把预制梁运到长江中央,这个时候使用吨位更大的船只在旁边,为预制梁拴上铁链。随后凿沉原本运送预制梁的船只,等船只倾斜后,由于铁索在预制梁的一头,预制梁就会一头先栽入水中。由于预制梁是“回”型的空心梁,并且这种梁拥有“凹槽”可以和第二段梁契合,因此落入江底只需要打上铁栓暂时固定,然后就能像搭积木一样的一层层垒砌起来。只要回型柱垒砌起来,冒出江面,那就可以用蒸汽机抽水,然后往下继续挖掘,打地基。不过,由于迅流量太大,很有可能会有回型柱被冲垮的时候。因此长江得不断扩宽,来降低水位和迅流量,为此摧毁了不少良田。幸亏天启十五年江西、南直隶、浙江等省份遭遇大旱,许多河流断流,长江水位下降至三丈。尽管水位只不过降低了一丈,但工程顺利进行,所有桥墩向下挖掘两丈,然后开始搭建钢筋,浇灌混凝土。凸出水面的部分,只需要用木板合住紧密,然后浇灌就足够。这样,应天长江大桥总长三里半,其中主桥长两里半,共八联二十四孔,每孔计算跨度为三十丈,两岸引桥长一里,左右各二十孔,每孔跨度为五丈。大桥共两层,其中下层铁路桥宽五丈,上层公路桥宽六丈。整个工程从天启十一年二月筹划,天启十三年动工,天启十六年十月完工,历时两千三百六十四天。总之,在张延登口中,那许许多多听上去都觉得困难的操作,最终还是被完成了。对于大桥的完成,朱由检并不觉得奇怪,毕竟历史上的晚清就有实力修建长江大桥,只不过舍不得银子罢了。到了民国,四处战乱,修建长江大桥就更成为了虚妄。但即便经过了近四十年的战乱,后来国家整合统一,还是在立国几年后修建了长江大桥。大明的工业底子和基础技术确实还不达不到晚清的时候,但在肯砸钱的情况下,长江大桥还是如约完工。只是这代价……“修建这桥,花费了多少银子,死伤了多少人?”听完了张延登对于长江大桥修建艰苦的讲述,朱由校眺望着远处的长江大桥,背对着询问起了张延登。面对他的询问,张延登也有些踌躇,沉吟许久后他才开口道:“整个京杭铁路花费二千三百余万两白银,仅应天的长江大桥就花费七百余万两,期间用工二十七万六千四百余人,凿沉船只一千四百三十二艘,牺牲一千二百七十二人。”一串串冰冷的数字,代表的是朝廷的真金白银,桥梁工人的身家性命。“所有的长江、黄河、淮河大桥呢……”朱由校再度背对询问,张延登也羞愧低下了头:“三座长江大桥,三座黄河大桥,两座淮河大桥,合计八座桥梁,目前一共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