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书吧 > 历史小说 > 宋雄 > 第二十七章 张觉事件 雪上加霜
    []
    </p>
    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四月十三夜,汴京城西梁师成的府邸,只见检校太傅梁师成、宦官谭稹、大内总管李彦、宰相兼中书侍郎李邦彦、少师蔡攸等人围坐在一起。梁师成作为主人命人给大家沏茶后便说道:今日召集诸位前来,是想听听诸位对皇上南巡之事有何看法?因为都是自己的党羽,所以梁师成一开始便不客套,直接切入主题问道。
    李邦彦便接着说道:这是好事啊,素闻江南景美人秀,要是有机会侍驾,那必将可以一饱眼福也,此乃人生一大快事。梁师成鄙视的望了一眼李邦彦说道:王宰相,今日我等商议之事,事关诸位前程,望严肃点。见这位隐相发话这么说了,李邦彦也就只好收起自己放荡的态度,尴尬的微笑点头示意。
    李邦彦原名李彦,字士美,怀州(今河南沁阳县)人,父亲李浦是个银匠。黄河北岸的怀州(今河南沁阳),是河东路(相当于今山西省)通往京师汴京的必经之路,官员、商贾、赶考的举子、各色人等一天到晚从这里经过,络绎于途。怀州城里有个银匠,叫李浦。李浦有个儿子叫李邦彦,长得身材高大,模样俊俏。李浦待他如同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一切由着他的性子,不敢严加管束。李邦彦便整日在闾巷市井间厮混,养成了浮浪轻薄的习性。举凡斗鸡走狗,蹴踘赌博,狎妓漂娼,讴谑骂街,一切猥琐卑鄙之事无所不为,无所不能,活脱脱一个市井小痞子,而且他自号李浪子。
    李邦彦这个浑身上下、从里到外透着痞气的浪子,书没读多少,脑袋瓜倒蛮聪明的,嘴巴子也十分乖巧伶俐,作起文章来才思敏捷,飘逸洒脱。他还经常采缀街市俚语填成词、谱上曲,如同现在的通俗流行歌曲,被人们广泛传唱。李浦虽然只是一个手工匠人,目不识丁,疼儿子,更希望儿子能有出息,尤其不愿看见儿子当一辈子痞子。他绞尽脑汁四处打听诱儿向善的良方。有人给他讲了孟母择居的故事,以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李浦恍然大悟,心想,孟母能搬家,我就不能请人吗?那些经常路过怀州的举子们,个个都是饱学之士,何不把他们请来,与儿子结为朋友呢?时间一长,或许邦彦真能学习他们的样子,混上个把功名呢。
    于是,李浦每当听说有去京师赶考的举子路过怀州,都要低声下气地把他们请到自己家里,倾其所有殷勤款待。举子们需要礼物的,李浦就施展自己的手艺为他们打造银器,举子们盘缠不足的,李浦就拿自己的积蓄慨然相赠。人们称他这种做法为结秀才缘。举子们既然受了李浦的好处,自然要替他办点事情,除了照他的要求和李邦彦一起谈词论文之外,还到处为李邦彦扬名。从此不少人知道了怀州有一个风流奇才李浪子,还有一个热情好客的李银匠。路过怀州的举子们纷纷不请自到了,一半贪图白吃白拿的便宜,一半冲着李邦彦的浪名。
    后来,李邦彦到了汴京,入补为太学生。大观二年(1108)以上舍生第一名及第,授官秘书省校书郎,又试用为符宝郎。李邦彦来到花团锦簇的京华胜地,越发痞性大发,宣扬自己的志向是要: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毬,做尽天下官。朝廷谏官们看不惯他的这套做派,上书弹劾他放纵不检,罢其符宝郎,复为校书郎。不久将他赶出朝廷,又以吏部员外郎领议礼局之职,出知河阳。三年任满后才回朝廷任起居郎。
    李邦彦意识到,要做尽天下官,就必须找靠山。经过悉心钻营,他和大宦官梁师成拉上了关系。对梁师成百般阿谀逢迎,哄得梁师成满心欢喜,举荐他才学出众,风姿俊美,接连提拔他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宣和三年(1121)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一下子成了执政大臣。宣和五年(1123)二月又升为尚书左丞。这年四月,李浦病死,父因子贵,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