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书吧 > 历史小说 > 宋雄 > 第五十九章 国军编制 民兵战力
    []
    https:///
    </p>
    由于朝廷的募兵,更多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防止百姓造反,就使国家在招募士兵时不太考虑被征者的各种素质,很多游手好闲者甚至地痞流氓之类都进入了军队。遇到天灾人祸,朝廷募兵的对象更是那些可能对社会产生危害的不良分子,这些人把社会上的一些坏的习气带到军营中,于是,军队中充满了市井气和流氓气,严肃的军纪逐渐遭到破坏。至此民间流传甚广的民谣是: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由于朝廷一直是实行招抚政策,很多接受招安的盗贼都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朝廷官员。像北宋末年的宋江等人,在接受招安后被任官,趾高气扬地行走在大街上,引起路人的惊愕。宋江等三十六位首领被授官,他手下的士兵自然被编制为朝廷军队。根据宋朝募兵制度规定,士兵且被招称,便校“仰食于官”,即便是年老体弱后也不会被淘汰,成为终身的职业兵。如此一来,士兵中就既有精锐的少壮士兵,也有那些不堪战斗、饱食终目的老围病残之人。这样的军队要是临阵对敌,战斗力肯定大受影响。而且天长日久士兵的士气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下官以为皇上刚才所言从军队行政体制上,招募方式上及选拔范围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只有具备强大的军事,才能守护好大宋的每一寸疆土,才能保护好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居民,正所谓居安思危,忘战必危也。
    执政兼尚书右丞宇文粹中见二人的发言是否非常符合皇上的心意及引起注意,为了讨欢心,加上自己的夫人乃权相蔡京的外甥女,不管于公于私也得应该站出来,便出列低头俯身拱手说道:启禀皇上,下官非常赞同刚才蔡太师及白宰相的看法,自太祖建国初期,为了防止士兵素质下降,曾特意制定了一些规定,比如士兵不允许穿着丝绸等制作的华丽衣服,每次发放军饷和军粮,士兵必须亲自去领取,不允许让他人代领,以防止出现军队中吃空饷的情况发生。还特意规定住在城西的士兵要到城东仓库领粮食,住在城东的士兵要到城西仓库领粮食,目的就是要士兵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后来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结束,士兵的训练形同虚设,素质急剧下降,仁宗时期的苏舜钦就不无忧虑地对范仲淹说:现在诸营士兵不肯用心操练,将校与士兵中整日赌博、饮酒的很多,随意出入军营,整日游荡于市井,以卖弄技巧绣画为职业,穿衣打扮完全不似士兵,众人都习以为常。禁军骄惰到何种程度,欧阳修就曾不无担心地上奏朝廷:如今士兵当值,让别人替自己携带武器,禁军发粮饷,雇人替自己扛粮食。这样的士兵,怎么肯辛苦作战呢?
    铁面御史赵扑到过陕西,看到当地禁军虽然很多,平时却很少进行军事训练,而主帅和一些官员私自役使士兵为自己劳作,或者五七百人,或者千余人,这些士兵连规定的校阅都不参加。他在上奏中发出这样的质疑,万一出现紧急军情,国家让这样的军队参战,这和让毫无军事训练的市人参战有什么区别?大臣田况在上奏中提到,与西夏作战的北宋骑兵最高番号“龙卫”中的一些士兵甚至不能披甲上马。至于其他低级别番号的骑兵,边骑马边挽弓,只能挽五六斗的弓,每次教习射箭,都往空中射箭,由于没有力气,射出去的箭离开马前二十步就已经坠落在地上。以西夏军队的坚硬铠甲,纵使能够射中,也不能射穿,况且未必能射中。
    作为朝廷骑兵中高级别番号的龙卫士兵,战斗力都已经大打折扣,可以想象低级别番号的禁军,战斗力会差到何种地步。正因为如此,朝廷在与周边民族作战时,往往败多于胜。当时西夏军队深知北宋禁兵不堪一击,对我国军事主力禁军毫无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