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书吧 > 历史小说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65章 漕运漂没(为龙盘虎踞卧麒麟大盟主加更)
    时间很快来到六月中旬。
    瘟疫并没有爆发,但是聚集到徐州的流民已经超过了十万人。
    本来,从北直隶背井离乡逃难下来的百姓是准备南下前往南直隶的,因为南直隶历来都是中国最富庶最繁华的地区,而且战乱也少。
    但是崇祯在徐州的屯田改变了这一结果。
    听闻当今圣上亲自在徐州主持屯田,原本准备去南直隶的百姓便纷纷改了主意,蜂拥来到徐州参加屯田。
    不到半个月,便聚集了十几万流民。
    而且还有更多的流民正从黄河沿岸向着徐州这边蜂拥而来。
    这就不免让崇祯心中的那根弦再次绷紧,因为屯田的前半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所以来的流民太多的话,就会把整个计划都给拖垮。
    本来,从扬州北上的运军已经抵达徐州,并且运来了20万石大米。
    如果仅只是10万流民,按照一个流民一天一斤的口粮标准,一天不过667石,到今年秋粮下来,也不过12万石。
    所以养活10万流民完全不是问题。
    但问题是,当下的10万流民很可能只是开始。
    崇祯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波从北直隶涌来的流民很可能会超过50万,甚至于有可能超过100万人。
    建奴的剃发令,杀伤力极其惊人。
    要是这样,漕运的压力就会陡增。
    崇祯也是现在才知道大明的漂没有多么的夸张。
    就说这个漕运,你根本不能按照理论数字来算。
    按路振飞说的,从扬州到徐州单程只要一个月,一条漕船装载400石,那么理论上一万个运军一千条漕船,一个月就能运输40万米到徐州。
    可是实际上呢?实际上就只运来了20万石糟粮。
    剩下20万石哪儿去了?一是运军和漕船的数量没有路振飞估计的那么多,二就是漂没。
    这个漂没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正的漂没,就是运输途中漕船朽坏倾覆或者粮食浸水霉烂,另外一种就是官场潜规则的“漂没”。
    史载毛文龙的东江镇,额定一万两银子的军饷,实际只能拿到七千甚至六千两,剩下的三千到四千两银子就被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机构结漂没了。
    崇祯只是没有想到,都到这个时候了,大明都快要亡了,居然还要玩漂没。
    这一刻,崇祯才深切的感受到做事的难处,没有一支高效廉洁的官员队伍,无论你做什么事都只能是事倍功半,就像陷入泥潭,越挣扎越窒息。
    比如现在,崇祯想查漕粮漂没都没办法查。
    一是手头没有堪用的人,二就是缺乏精力。
    仅仅只是屯田事务,就已经让他忙到焦头烂额。
    由于缺一个专门管屯田的官员,眼下的屯田事务就已经够让人头痛。
    崇祯自己是个二把刀,王承恩、韩赞周还有高起潜这些太监就更不顶用。
    流民梳理、耕地统筹、农具分配、种子供应,这些事务庞杂且凌乱,非常消耗精力,反正崇祯已经忙得焦头烂额。
    如果流民数量再多些,他真担心自己会被累死。
    有人说了,为什么不让徐州的地方官员管屯田?
    早试过了,徐州的地方官员管屯田比崇祯自己管还不如,而且还敢贪污,徐州的同知和判官就是因为贪污被革职。
    特么的粮种都敢贪啊。
    好消息是,长沙知府堵胤锡应该就快到徐州了。
    作为一个明史爱好者,崇祯记得明清鼎革之时很多名臣,但是其中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三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