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书吧 > 历史小说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335章 衣锦还乡
支大约占到了军费开支的五成左右,这就没问题。
    这样就剩下五成左右的军费用来购买武器装备。
    每年五百万两左右的装备支出,足可以武装起一支27万人的大军。
    崇祯也不是没有想过投入更多,一下子招募更多募兵,比如50万。
    要说银子,内务府的存银很充足,除了皇家银号账上的四千多万,很快又要以开封府的一千两百万亩耕地作抵发债六千万两。
    所以就算是军费翻倍到两千万两,也能撑几年。
    但是崇祯觉得,还是要精打细算,要留有余地。
    毕竟大明朝的债券市场还没成熟,后面几年未必能借到钱。
    这样的话前面几年银子花得太猛,然后到后面没钱了,那就完犊子了。
    不是有句话说的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每年大开支习惯了,再想回到之前的苦日子那就很难适应了。
    何况内务府现在也要大用银子。
    别的不说,徐州镇台的15万镇兵、归德镇台的20万镇兵以及迁移到开封府的100多万移民的安置及养活就需要一大的银子。
    因为一场徐州大战把农时都耽搁掉。
    建奴退兵之后,镇兵和移民就只能补种冬小麦。
    所以在明年夏季冬小麦成熟之前,就得朝廷拿粮养活。
    险此之外,给这些镇兵以及百姓提供种子农具及耕牛,都需要银子。
    当然,种子农具还有耕牛不白给,等明年夏天镇兵和移民打下粮食,就要开始偿还种子农具和耕牛钱,顶多可以分多年还清。
    总而言之,花钱还是要量入为出。
    眼下内务府的盈利能力还是太弱,所以必须得省着花。
    等到江南的手工业蓬勃发展起来,民间的七亿两存银完全流动起来,继而产生三倍、五倍甚至于七倍的货币乘数效应,那时候就可以敞开了花钱。
    至于眼下,就还是省着点,先募兵六百个总27万新兵。
    27万人是不多,但是等编练成军,各种武器装备到位,再加上徐州镇台以及归德镇台的35万民兵,自保是绝对不成问题了。
    ……
    从南京到山阴,足足有六百多里地。
    但是徐应伟只用了不到五天就走完,等到第六天傍晚时,徐应伟甚至于已经赶到了姥东老家,一个座落在天姥山东麓的大村子。
    什么叫归心似箭,这就叫归心似箭。
    这天太阳快落下,徐士益收了农具,准备归家。
    徐士益是姥东徐氏的族长,家里也有几十亩地,甚至于还雇了长工,但农忙季节他还是会跟着长工一块下地。
    今年整个姥东山区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地里庄稼大多枯死。
    徐士益带着两个长工天不亮就起来挑水浇庄稼,可还是顶不住这炎炎烈日,眼看着田里的水稻以及地里的大豆一片片枯死,别提有多难受。
    “唉,看来今年将是个大灾年。”徐士益忧心忡忡的道。
    “是啊,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哩。”长工乌牛瓮声瓮气的道。
    看着乌牛壮硕的背影,徐士益欲言又止,心说这乌牛磅大腰圆,是个好庄稼把式,也很舍得卖力气,一个人就几乎能顶得上一头牛。
    但是有一点不美,就是饭量实在大得吓人。
    往常年景好的时候,徐士益不介意养着乌牛。
    但是今年这个年景,就实在养不起这头乌牛了。
    但是一时之间,徐士益又不知道该怎么开这个口。
    “士益公,士益公!”就在这时候,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