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书吧 > 历史小说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721章 线膛炮
    有了内需,这600万就可以进一步促进大明工商业的繁荣,增加更多工作岗位,扩大大明的工业人口。有鉴于此,崇祯真的一点都不会吝啬在民间造富。再下一步,崇祯还打算在内务府设立粮食调节库。然后通过这个凋节库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基准价。提高粮食收购基准价的目的就只有一个,让大明的农民致富奔小康,一方面继续拉动内需,另一方面引导更多农民加大种粮的力度。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大明不能只有商,没有农。工业品是可以提高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但是填饱肚子还得靠粮食。这个底层逻辑并不深,但是受限于时代,卢九德、钱熙他们看不懂。钱熙就很想劝谏崇祯,其实不用一次发放这么多,但是话到了嘴边却又被他咽回去,最后说了句领旨。钱熙看不懂底层逻辑,但是他了解崇祯。只要是崇祯决定了的,就是无可更改的,身为臣子,只管执行就是。崇祯又对郑芝龙说道:“郑卿,想必海军将士还有陆军第2师的将士们都在等消息,你就赶紧把这个好消息转达给他们。”“臣领旨。”郑芝龙当即照办。片刻之后,消息便传遍了整个基地。下一霎那,正在焦急等待消息的海军将士及第2师的将士便山呼海啸般的欢呼起来:圣上仗义,万岁!大明万岁!日月山河永在!在将士们的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崇祯悄然来到格物科。来得不巧,方以智和宋应星外出了,没能见着两人的成果。当下崇祯又来到火器科,想看看线膛炮的研制推进到了哪一步?这次来得倒是正是时候,张继孟刚刚组装好第一门25寸口径线膛炮,并且准备将这门线膛炮拉到大校场上去试炮。张继孟道:“圣上你来得可正是时候。”崇祯笑道:“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那就一起吧。”当下两人便坐上了火器科的一辆马车,拖着组装好的25寸线膛山炮,在一个禁卫团的护卫下奔城南的大校场而来。……与此同时,李自成也在白鹿原上试炮。自从去年6月在八里桥亲眼目睹过明清决战之后,李自成终于认识到,火器已经彻底取代了弓箭长矛,成为了战场上的绝对主宰。所以回到西安后,李自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军改。除了加固紫荆关、倒马关、固关以及潼关等关隘,再就是大规模换装,大幅度的提高燧发枪及大炮的装备比。但是大顺军没那么多火器。为此李自成也是想尽办法。首先想到的就是向外求购。向外求购又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向大明求购遭到淘汰的鸟铳、鲁密铳,再就是通过卫拉特蒙古向奥斯曼求购土耳其铳。鸟铳、鲁密铳以及土耳其铳都是火绳枪,远不如燧发枪犀利。但是李自成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将就用,有枪总比没有枪好。反正他打算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大顺军的冷兵器全部换成火器。除了外购,另外就是自造,但是自造的火器性能也是令人失望。“不行啊,这个射程不够,远不如明军。”看着眼前长长的弹坑,李自成一脸失望,对着负责督造火器的宋献策说道,“明军这个口径的火炮至少能打千步。”宋献策苦着脸说:“那就需要增加装药量,可是再继续增加装药量的话,容易炸膛,之前就已经炸了一门了。”说完,宋献策指指不远处。李自成和随行的文官武将扭头看去,就看见了一门炸膛的大炮。高宗敏不屑的道:“想要避免炸膛还不简单,继续加厚炮筒厚度不就行了?既然五寸厚度还不够,那就增加到七寸甚至于一尺。”“说得倒是轻松。”宋献策没好气道,“将炮筒厚度增加到七寸甚至于一尺,每炮得增加多少铁料?我们的铁料原本就已经不够用,现在甚至连民间的铁锅都搜刮殆尽,不够的铁料上哪去找?嘴皮子一碰就能从天上掉下来?”刘宗敏被怼的脸色铁青,却又无从反驳。“就这还不是最关键的。”负责协造的顾君恩轻叹一声,又说道,“最关键是炮筒厚度从五寸增加到七寸甚至一尺后,重量也会大增。”“到时候4寸炮的重量将会超过八千斤。”“即便是25寸炮的重量也要超过五千斤。”顿了顿,顾君恩又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