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书吧 > 历史小说 > 厌春宫 > 第一百一十六章 没有立场
    []
    </p>
    五日后。
    凤栖宫内,周旖锦听完阙清宣旨,面色凝重地叫住他。
    她声音微沉,“快中秋了,真要到元善寺去?”
    “是,钦天监算好了日子,”阙清点了点头,脸上也带着复杂的神色,只得劝她道:“外边情况不大好,元善寺路途遥远,娘娘先好生歇息几日。”
    皇宫内歌舞升平,而民间却战乱频起,甚至祸不单行,一场天灾秋旱自北边而起,无数稻谷颗粒不收,逃难的人群带着饥荒蔓延到京城,到处是民不聊生。
    “本宫知道了。”周旖锦似乎明白了什么,抿着唇,讷讷挥手屏退阙清。
    元善寺是齐国开国皇帝所建,冠以“天下第一寺”之称,气势雄伟,辉煌壮观,但其位置在京城郊外,数朝以来大多做个摆设,若非重大的天灾祸事,几乎没有兴师动众到元善寺去的。
    周旖锦前些日子也听闻了民间旱灾一事,可她毕竟久居深宫,难以敏锐查探到外面的情况,因此并未过于留心。
    魏景忽传旨意,甚至赶在中秋之节郑重去祈雨,便是意味着,民间的灾厄已经到了危在旦夕的地步。
    连年不遂,大开国库抚恤流民还是小事,只是苦了百姓,这一场大旱,不知多少家庭又要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周旖锦在凤栖宫门口迎风站了一会儿,思索着此事,脸色有些郁郁不乐。
    柳绿扶她在院中花架边坐下,见周旖锦还是面色不佳,便主动说道:“娘娘,书院新送的书到了,奴婢命人取来?”
    周旖锦愣了一下,轻轻“嗯”地应了一声。
    一个沉重的箱子被两个小太监合力抬到了周旖锦跟前,她俯身一看,里头同往常一样,是扎成摞的书籍。
    入宫以来,周旖锦隔月便会派人在京城中各大书院购买最新的书籍话本,整箱送进凤栖宫来。
    她素来读书的速度快,大多都能看完,一方面供她在宫中消磨时光,一方面也更能了解民情,不至于固守自封。
    因着祈雨一事,周旖锦今日心情格外凝重,也无心思看那些才子佳人的话本,目光在群书中扫了一番,缓缓落在一本崭新的书上。
    这书是最新发行的一批,讲述的是乡野秀才寒窗苦读、进京赶考的事。
    搬箱子的小太监见了,故意讨宠说道:“娘娘好眼光,那书院店主说了,这本是当下京城里最时兴、卖的最好的一本。”
    周旖锦的身子往背后太师椅上一倒,捧起书散漫地扫了几眼,“退下吧。”
    此书似乎是出自大家之手,才翻了数十页,那白纸黑字间却宛如有中魔力,令周旖锦不由得惊叹于它遣词造句间气势的磅礴和愁思的婉转,引着她读下去。
    然而愈往下看,她心中却忽然盘旋起一种浓烈的警惕的情绪,那字里行间埋藏的线索仿佛细小的引线,一路顺着读下去,才发现底下蠢蠢欲动蛰伏的猛兽。
    周旖锦皱着眉,一目十行地往下看,眼神骤然停在一页,脸色凝重地坐直了身子。
    那书中写到秀才科举失利,却用一大段文字慷慨激昂地批判了科举舞弊、买/官进爵大行其道的黑暗时局,气氛烘托间,其文老练几乎催人泪下。
    “啪”的一声,周旖锦重重将书合上,摔在桌面。
    虽说皇权在上,但齐国素来是敬重文人的,批驳朝政也并非完全禁止,只是这本书中提到的科举舞弊一案,与年初发生的事如出一辙,写得是淋漓尽致,仿佛了解一切内情,甚至故意夸大其辞。
    科举自乡县到京城,层层之间涉及人员众多,舞弊几乎难以根除,年初时魏景曾派人严格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