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书吧 > 历史小说 > 北宋大相公 > 汴梁时月 第五百零一章 新形式
    汴梁,酒中仙。
    且说苏轼因为苏辙在殿试当中的大胆发言,严厉斥责了自己的弟弟。
    不过,陆垚和曾巩则是都认为问题不大,毕竟当场赵祯并没发火,而且后面赵祯也是问起了陆垚关于这件事情,陆垚也是帮苏辙说了好话,按照赵祯的性格,陆垚觉得如果是要怪罪苏辙,当场肯定是会降罪的。现在哪还有功夫来陪自己喝酒了。
    听了陆垚和曾巩的分析,苏轼也算是稍微放下心来。随后,四人开始饮酒,今天对他们来说,也算是个重要的日子。从省试到殿试,中间间隔的时间的确是有点长,不过苏轼和苏辙倒是没有闲着,这段时间一直靠着解说员的工作,赚了不少的钱。其实他们除了解说的工作之外,再加上他们本身的名气,是有很多百姓去询问他们关于比赛的结果的。弄得他们也不得不去更多的钻研每个队伍的特点。
    「如果能够高中,留在汴梁,真要是你这个新蹴鞠大赛接着办下去的话,别忘了还找我们两个做解说。」苏轼说道,一旁的苏辙也是表示很感兴趣。
    这倒是让陆垚有些没想到,他本来以为,苏轼之所以会同意当解说员,无非就是为了赚点钱,不过现在从他的表情中陆垚可以看出,苏轼和苏辙是真的喜欢上了新蹴鞠的这个运动。于是陆垚也就答应了下来。
    而今天殿试结束,不管成绩好坏,但是考试都已经结束了,现在去想结果也是无济于事,到不如一醉方休来得痛快。
    酒过三巡,曾巩看向陆垚,说道:「陆兄可知道今年的放榜形式发生了改变?」
    陆垚摇头,他确实不曾听说过,一旁的苏辙笑着说道:「我也是后来听我哥哥跟我说才知道的,咱们两个的考试顺序都比较靠前,考完就出去了。据说是在第十个人考试结束后,主考官欧阳修大人公布的。」
    陆垚想了想,说道:「那这么说,其实陛下也是今天临时决定更改的放榜形式。」
    众人点点头。
    古代科举考试的结果主要通过「放榜」的形式公布,也是「金榜题名」这一成语的来源。放榜也称「放牓」,即通过张贴榜文的形式公布考试录取结果。在古代,放榜日可谓是读书人们的重要节日,唐人黄滔曾作《放榜日》一诗赞曰:「吾唐取士最堪夸,仙榜标名出曙霞。白马嘶风三十辔,朱门秉烛一千家。」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建立完善,《新唐书·选举志上》记载了唐代科举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其中明经科和进士科最为重要,前者考经文(「帖经」)及时策,后者主要考诗赋。相比于范围较为固定的明经科,进士科及第较难,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其结果的公布也就得到了更多关注。进士科发榜的时候,榜文会张贴在礼部南院(贡院的东墙)上,据《唐摭言》记载:「南院放榜,张榜墙乃南院东墙也,别筑起一堵,高丈余,外有壖垣,未辨色。即自北院将榜就南院张挂之。」这张榜由四张竖着的黄纸写成,因此称为「金榜」。唐代以后,各朝代基本延续了张贴「金榜」的发榜方式,只不过随着录取人数的增加,纸张数也随之增加了。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确立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每级考试的结果都会发榜,其中通过乡试的称为举人,通过会试的称为进士,最终通过殿试确定进士的名次。清代的乡试是省内考试,也是淘汰率极高的一个环节,其放榜过程也是万众瞩目。据《清稗类钞》载,清代乡试榜单公布时,「自第六名拆弥封,以至榜末,每拆一卷,先送本房官,房官照举子卷面姓名,以蓝笔书两长条,交监试主试阅过,始发省事吏,省事吏交写榜吏书之。自朝至夕毕,别自第五名倒写至解元,每写一名,易满堂灯烛一次。至是时而人声嘈杂,如鼎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