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书吧 > 精品小说 > 覆唐 > 覆唐第440部分阅读
    ,其实并没有具备太大的野心,他也没有太多那些成为千古一帝地心思,而他之所以后来去争那张椅子。大多原因也是为大唐江山的前途而为。当然坐上了这把椅子,皇帝陛下也会试图去阻止一些他不想。也不忍看到地那些事。
    现如今京城的局势确实是到了一个临危的界点,皇帝陛下很清楚他的妹妹太平公主,以及他的三郎平王李隆基已经预示了一些征兆,自古皇室多无情,每每牵涉到这把椅子的争斗之事,都是以鲜血的横淌为序章。这一点李旦当然知道,而他要做的,想做的便是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对于太平公主这个妹妹,李旦其实是同情多一些,他知道他这个妹妹始终是活在成功问鼎皇位地那个女人阴影之下;而至于平王李隆基。李旦也知道他胸中地宏图。也明白他的野心何在,但李旦并不感这些。他只是一味秉承着他地行事手段,奉行着中庸之道,试图将这一场必定累及整个大唐江山的一事压制到最小程度。
    要做到这点,则找到一个平衡点,而又因为这两方的人无论是太平公主又或是平王李隆基都是绝对强势的人物,李旦也当然知晓这个平衡点首先也必须得具备能够平衡这两者的实力。原本皇帝陛下李旦是想扶植一个有些起点根基之人,比如陇西李氏家中的那个青年,最不济也得是个世家子弟或者是朝中大臣,但这些人后来都在李旦的百般思虑下为他放弃,原因也不复杂,他根本不能保证这些人会不会在日后争斗时摆脱这个平衡点的立场,转而投靠太平公主或是平王二人间的任何一方。
    若真如此,那局面自然不是李旦所想看到的,因此他最终决定终于还是落在了那个神奇且也突然出现的少年身上,其实李旦选择那个少年也是经过了诸般考虑,他首先在韦后事前将他手下的那些人送给那少年,是想看看那少年会不会是个薄凉之人,所幸不曾叫他失望,即便那少年拥有了他的耳目,也依旧是每逢要事必先请示,告诉予他。
    再后来便是韦后之事的那yiyè,他当然知道那yiyè那个少年的许多安排,虽然其中有不少成分是在为一己私欲而安排,但落在李旦眼中也无可厚非,那个少年始终没有根基,他也必须得通过这些手段取得一点根基,最终于的是,虽然是在为他自己安排的那些布置,但起ǎ还是做到了他当初的要求,三郎李隆基也终将平定了韦后之乱,而过程中那个少年显然出力不少。
    那yiyè得知那少年的手段不俗,才智远胜旁人之后,李旦又经过一系列暗中的考察便选择了张宏。可其实没有人知道,皇帝陛下李旦选择张宏,也是因为张宏在面对太平公主时的态度,以及他在面对平王李隆基时的态度,确实是李旦最喜欢看到的两种态度。
    可这同时还有一些问题,太平公主与李隆基是何等人物?那个少年又凭什么能够站在这个平衡点的立场上得以存活下去?他若没有一些权势又怎能来做这个平衡点?
    因此接下来在皇帝陛下李旦最不想看到的那些事发生前,李旦所须要做的便是给这少年权势,让他处于万人之颠。让他有能力有资格站在这两个绝对强势地皇室之人中间。
    而这也便正是接下来皇帝陛下李旦对张宏表现出格外青睐的原因,他要张宏得势便须要尽量满足张宏的野心,这个过程还不能花费太长时日。因此皇帝陛下在其中也曾经拔苗助长。
    效果不知,但皇帝陛下只能如此。
    自张宏到江南道后,对于张宏目前地处境,李旦当然都了若指掌。他从江南道上张宏的表现来看更加坚信这少年的手段不俗,也感觉到他选择这个少年绝对是个正确的选择。而也正是这种感觉让皇帝陛下在后来江南道地那些事中始终是站在了张宏的身后,包括不惜将朝廷税银暂借那少年以资急用而惹来朝廷非议。能够满足地李旦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